您现在的位置是:专栏 >>正文
坑人货币虚拟惕这套路中的三种法律风险交易警
专栏35998人已围观
简介最近在研读《人民法院报》的一篇专业文章时,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普通老百姓要理解这些法律术语简直比登天还难!作为经常处理虚拟货币案件的律师,我决定用大白话给大家讲讲其中的门道。为什么虚拟货币交易特别容易踩雷?记得去年办理的一个案子吗?老李在网上认识了个"美女",被骗了10万块钱。骗子拿到钱后,立刻找了个"虚拟货币中介"把钱洗得干干净净。这种案例现在比比皆是,虚拟货币的匿名性让它成了犯罪分子的"新宠... ...
最近在研读《人民法院报》的一篇专业文章时,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普通老百姓要理解这些法律术语简直比登天还难!作为经常处理虚拟货币案件的律师,我决定用大白话给大家讲讲其中的门道。
为什么虚拟货币交易特别容易踩雷?
记得去年办理的一个案子吗?老李在网上认识了个"美女",被骗了10万块钱。骗子拿到钱后,立刻找了个"虚拟货币中介"把钱洗得干干净净。这种案例现在比比皆是,虚拟货币的匿名性让它成了犯罪分子的"新宠"。
说实话,现在的诈骗手法越来越高科技了。以前骗子用银行卡转钱,现在都改用比特币、USDT这些虚拟货币了。这就好比过去小偷都是撬门溜锁,现在直接黑进你的手机钱包。2021年最高法等部门专门出台的《意见(二)》就提到了这个问题,但很多普通人根本看不懂那些法律条文。
三种常见陷阱,千万别往里跳
1. 合伙诈骗:从犯变主犯
去年我代理过一个案子特别典型。小王知道朋友要搞电信诈骗,不仅出谋划策,还帮忙用比特币洗钱。结果呢?诈骗罪!最高能判十年以上!记住啊,在受害人把钱转出之前参与,就是诈骗共犯。
2. 明知故犯:装糊涂也没用
有个客户跟我诉苦:"刘律师,我就是提供个交易平台,谁知道他们在诈骗啊!"但证据显示他明明知道对方在搞诈骗。这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行为,照样要按诈骗罪论处。不过这里要打个补丁:法律界对这个认定标准还有争议。
3. 稀里糊涂帮忙:帮信罪等着你
最冤的是那些"半知半解"的。只知道对方在做违法的事,但不清楚具体在搞诈骗。这种情况一般定帮信罪,最高三年。就像我们律所最近接的案子,一个大学生兼职做USDT兑换,结果成了诈骗团伙的"洗钱工具"。
重点来了:如何判断是否犯罪?
举个生动例子:张三假扮美女骗了5万块,找李四换成比特币。这时候关键看两点:第一,钱转出来没?第二,李四什么时候参与的?就好比接力赛,诈骗是前几棒,洗钱是最后一棒。接棒时间决定罪名轻重。
说真的,这些案件的认定特别复杂。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行为人的职业背景、和诈骗分子的关系、获利情况等等。就像拼图一样,少一块都可能影响整个案情判断。
给普通人的忠告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话:虚拟货币交易水太深!别以为只是简单的买卖,很可能不知不觉就踩了法律红线。特别是那些"高价收购USDT""帮忙兑换虚拟货币"的兼职广告,十个有九个是坑。
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遇到可疑的交易,多问几个为什么。实在拿不准,花点咨询费找专业律师问问,总比事后追悔莫及强。法律不会因为"不懂"就网开一面,这个道理希望大家都能明白。
Tags:
相关文章
币圈九月狂欢季:抄底还是逃顶?这些机会你得知道
专栏九月的市场总是格外热闹,作为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不得不说这个季节确实特别有意思。最近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走势让我想起去年这个时候的疯狂,不过今年的剧本似乎有些不同。比特币在10.3万到10.75万这个区间反复试探,而以太坊虽然创了新高,但5000美元这个心理关口始终没能突破。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走势,真是让投资者们又爱又恨。市场现状:过山车行情再现要说这两天的行情,简直就是一部惊悚片。24小... ...
【专栏】
阅读更多比特币昨日惊魂插针,今日多头还能继续狂欢吗?
专栏要说这比特币的行情,简直比坐过山车还刺激。昨天那走势,活生生把投资者们的心脏病都要吓出来了!先是两次惊心动魄的"插针"行情,价格直线下坠,眼看着就要崩盘,结果转眼间又来个华丽转身,强势反弹。这行情,看得我直呼好家伙!说实话,作为一个在市场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这种走势我见得多了。每一次暴跌都像是市场的"压力测试",把那些不坚定的筹码洗出去,然后主力轻轻松松就能把价格拉回来。昨天那两次插针,明显就... ...
【专栏】
阅读更多展望OMP公链的未来:区块链世界的新可能
专栏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观察者,我对OMP公链的前景充满期待。在这个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区块链技术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而OMP公链,正在这条变革之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金融服务的新范式记得去年采访过一位DeFi创业者,他谈到传统金融体系的种种限制时那种无奈的表情。这正是OMP公链想要改变的现状。我观察到,通过其去中心化的底层架构,OMP正在构建一个真正开放、透明的金融新生态。在这个生态... ...
【专栏】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