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见解 >>正文

何通型实现价X如略转过战值腾深度飞解析

见解82787人已围观

简介最近一段时间,dYdX的动作可谓相当热闹。作为一个长期关注DeFi领域发展的观察者,我认为dYdX这波操作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他们完成了一个大胆的迁移——从StarkWare搬到了自己的Cosmos应用链上,这可不是简单的搬家那么简单。代币经济学的巧妙重构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新设计的代币经济模型。现在连创始团队和早期投资者都得乖乖把DYDX代币质押起来,才能分到交易手续费的一杯羹。这招真是... ...

最近一段时间,dYdX的动作可谓相当热闹。作为一个长期关注DeFi领域发展的观察者,我认为dYdX这波操作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他们完成了一个大胆的迁移——从StarkWare搬到了自己的Cosmos应用链上,这可不是简单的搬家那么简单。

代币经济学的巧妙重构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新设计的代币经济模型。现在连创始团队和早期投资者都得乖乖把DYDX代币质押起来,才能分到交易手续费的一杯羹。这招真是高明!想想看,以前这些"大户"手里握着大量代币,随时可能砸盘,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我认识的一位机构投资者就跟我抱怨说:"现在不质押的话,看着别人分钱太难受了。"

目前dYdX的年收入大概在1.05亿美元左右,这些真金白银现在都要流入质押者的口袋。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收入越高,质押吸引力越大;质押量越大,流通量越少,代币价值自然水涨船高。

为什么要自立门户?

说实话,当初听说dYdX要离开StarkWare时,我也挺意外的。但仔细想想,他们这个选择确实很有道理。就像一家网红餐厅如果一直窝在美食广场里,永远做不出米其林的档次。

现在独立后,dYdX的交易处理能力从每秒10笔飙升到2000笔,这个数字差距简直令人咋舌。更重要的是,他们终于不用再和别人分账了。想象一下,以前赚100块要分给房东30,现在这100块全归自己,这种感觉不要太爽!

用户体验的全面升级

作为曾经在dYdX上交易过的用户,我特别喜欢他们现在的链下订单设计。以前每次调整订单都要心疼Gas费,现在终于可以像在中心化交易所一样自由操作了。而且他们还搞了个MEV监控系统,专门揪出那些搞小动作的验证节点,这让我交易时安心不少。

即将到来的大考

不过,12月份确实是个关键节点。那天15%的代币要解锁,这数字看着就吓人。但我跟几个圈内朋友聊过,大家普遍认为这次可能不会出现大规模抛售。原因很简单:现在质押收益这么香,谁会舍得卖呢?我认识的一个早期投资人就说:"与其现在套现,不如质押着等更大的蛋糕。"

总的来说,dYdX这波转型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从性能提升到经济模型优化,再到用户体验改善,可以说是一套组合拳。虽然市场永远充满不确定性,但就目前来看,DYDX代币的价值捕获能力确实得到了质的提升。作为观察者,我会继续密切关注这个项目的发展,毕竟在DeFi领域,像这样大刀阔斧的改革案例并不多见。

Tags:

相关文章

  • 机构大举进军比特币ETF,但散户仍是市场主角

    见解

    今年二季度的比特币市场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专业投资机构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涌入比特币ETF市场,但令人意外的是,普通投资者仍然牢牢掌握着市场话语权。机构持仓创纪录彭博社的分析师James Seyffart最近分享了一组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仅在今年第二季度,各类机构投资者就增加了57,375枚比特币的持仓,总价值达到惊人的336亿美元。这让我想起2017年那个疯狂的牛市,当时整个市场还在讨论机构是否... ...

    见解

    阅读更多
  • 数字货币投资的黄金法则:一位老投资者的肺腑之言

    见解

    朋友们,作为一个在金融圈摸爬滚打二十年的老将,我不得不说数字货币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投资机会。还记得我第一次接触比特币时那种震撼吗?这简直是把货币发行权从政府手中夺回来,交给了全世界人民!虽然现在很多朋友还在观望,但我敢说,错过了这班车,将来一定会后悔。投资先修心:知识才是最好的杠杆说实话,看到不少年轻人拿着血汗钱就往币圈冲,我真替他们捏把汗。投资这事吧,就跟下棋一样,得先学会规则。我有... ...

    见解

    阅读更多
  • 重磅!CZ或将面临10年铁窗生涯 美国检方这次动真格了

    见解

    说实话,看到美国检方放出的这个风声,我作为长期观察加密货币行业的从业者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11月24日那份文件里,检察官直接把话挑明了——他们很可能要祭出杀手锏,给币安前CEO赵长鹏(CZ)来个最高10年的刑期。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检方态度强硬 18个月只是起步价记得那天刷到SEC前执行部门主管约翰·里德·斯塔克的推文,他特别强调说这是检方第一次用如此直白的语言表态。想想也是,一般这类案子18个月就... ...

    见解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