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访谈 >>正文
你可能正的瑞刀,懂它看不会过暴在错士军富机i界
访谈6793人已围观
简介说实话,第一次看到Pendle的时候我也是一头雾水。这不怪你,因为这个DeFi协议确实有点"反人类"。但你知道吗?就是这样一个难懂的项目,成为了这轮牛市最靓的仔,没有之一。收益也能当股票炒?这就是Pendle的魔法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100块钱去赌场。正常情况下你要么全押,要么不玩。但Pendle给了你第三种选择:用1块钱买"未来一个月的收益权",剩下的99块揣兜里。这就是Pendle最核心的玩法... ...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Pendle的时候我也是一头雾水。这不怪你,因为这个DeFi协议确实有点"反人类"。但你知道吗?就是这样一个难懂的项目,成为了这轮牛市最靓的仔,没有之一。
收益也能当股票炒?这就是Pendle的魔法
想象一下,你手里拿着100块钱去赌场。正常情况下你要么全押,要么不玩。但Pendle给了你第三种选择:用1块钱买"未来一个月的收益权",剩下的99块揣兜里。这就是Pendle最核心的玩法——收益交易。
我记得有个朋友用这个套路玩Ethena的空投积分,100美金撬动了10000美金的积分产量。结果ENA代币两周内从0.2美元涨到0.6美元,他光靠积分就赚翻了。这不是个例,EigenLayer的空投更夸张,有人直接用YT白嫖了EIGEN代币。
拆解Pendle的三板斧
Pendle的玩法其实可以理解为把收益"切蛋糕":
1. SY(标准收益代币):就是完整的蛋糕
2. PT(本金代币):蛋糕胚子,保质期越长越不值钱
3. YT(收益代币):蛋糕上的奶油,越新鲜越值钱
这个设计妙就妙在让不同风险偏好的人各取所需。保守派买PT吃固定利息,冒险家买YT赌未来收益,而我这样的懒人就直接当LP赚手续费。
凭什么说Pendle是"正和游戏"?
大家都知道DeFi是个零和游戏,有人赚就有人亏。但Pendle打破了这条铁律,创造了一个神奇的场景——所有人都能赚钱。
上周我亲眼见证了一个奇迹:15亿美元资产到期,TVL只跌了不到3%。这意味着什么?超过97%的资金选择继续留在Pendle,这种用户黏性在DeFi界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夸张的是Ethena的数据:平台上48%的资产都流向了Pendle,价值46亿美元。新上线的HyperEVM四天吸金8000万,这种增长速度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PENDLE代币:被低估的现金牛
很多人问我PENDLE值不值得买。这么说吧,7月份vePENDLE光是手续费就收了285万美元。这还不包括各种空投收益,要知道在牛市里,这些"意外之财"往往比固定收益更值钱。
团队背景也很有意思。创始人TN Lee是Kyber Network的元老,这个base在新加坡和越南的团队硬是在熊市里完成了惊天逆转。从2021年无人问津的加密指数,到如今DeFi基础设施,这个转型堪称教科书级别。
未来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现在的Pendle就像2019年的Uniswap,刚展露锋芒就被大多数人低估。新上线的Boros协议24小时就做到1500万未平仓量,这可是个千亿级的市场。
我敢打赌,用不了半年,就会有传统金融机构跑来寻求合作。毕竟在收益交易这个赛道,Pendle已经一骑绝尘,连个像样的对手都找不到。
去年3月PENDLE才1.2美元,现在已经突破5美元。但在我看来,这还远远没到顶。当更多玩家看懂这套玩法时,你会发现现在的价格简直就是白菜价。
记住,在加密世界,最先看懂新玩法的人永远赚得最多。Pendle可能就是你一直在等的那个"财富密码"。
Tags:
相关文章
市场脉搏 | LDO与XLM的最新技术形态解读
访谈最近LDO的走势相当有意思,这支币种在突破上升通道后,在1.62-1.63美元这个位置连续两天都像撞了天花板似的,怎么也上不去。说实话,这种走势让我想起上周在咖啡馆遇到的一个老交易员朋友说的:"价格反复测试一个位置,要么突破,要么回调"。从成交量来看,这次突破确实有诚意,但无奈上方压力太大。我建议想要布局的朋友不妨耐心等待回踩1.4-1.44美元支撑带的机会,这个地方就像是个打折区,性价比不错。目... ...
【访谈】
阅读更多打破特权壁垒:Jarsy如何让普通人也能投资SpaceX这样的明日之星
访谈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听说普通人也能投资SpaceX这样的独角兽企业时,第一反应是"这怎么可能?"。毕竟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太清楚一级市场那套游戏规则了——那简直就是一个VIP俱乐部,门槛高得连专业投资人有时候都得踮着脚才能勉强够到。华尔街看不见的万亿市场记得去年跟一位在硅谷做VC的老友聊天,他感叹道:"现在的投资市场就像是个巨大的错配系统——最有潜力的项目都集中在少数人手里,而那些真正懂... ...
【访谈】
阅读更多监管沙盒十年反思:一场华丽的实验还是危险的游戏?
访谈十年前,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推出了一项大胆的创新——监管沙盒机制。这个听起来颇具童趣的概念,就像一个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创意但又不会弄脏客厅的"游戏围栏"。但十年过去了,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尴尬的问题:这场监管创新的"过家家"游戏,是不是玩得太久了?美好愿景与现实落差记得我第一次听说监管沙盒这个概念时,确实眼前一亮。它为金融科技初创公司提供了一个"安全空间",让他们在监管者的注视下小规模测试创新... ...
【访谈】
阅读更多